专注力并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网友投稿 2018-06-27 10:04

我们总希望孩子有良好的专注力,这样对于以后的生活、学习更有利。良好的专注力会增强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平稳转移,有助于提高效率,使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世界,让孩子的思维更灵活。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9/10040I429-0.jpg

可是,专注力并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你是否想过,正如开头的场景,也许正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却一步步地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第一步:玩具不收纳,房间杂乱无序

闺蜜常常跟我抱怨孩子做什么都有点心不在焉,到了闺蜜家才发现,整个屋子到处都是孩子的用品、玩具。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绘本,旁边躺着小熊,脚边放着小球。所以孩子看一会儿绘本玩一会儿小熊,一会儿又去玩球,最后变得每五分钟就要换一个玩具。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9/10040MP6-1.jpg

护“专”大法一:有序的整理收纳不仅是为了清洁

对孩子来讲,整洁有序的环境,不仅让他们更有安全感,更能满足他们秩序敏感期对固定程序的要求,同时他们会因为清楚物品的摆放规则,而不用分心去想哪种东西放在哪里,可以保持情绪稳定、专注力持续。

第二步:你的热情,没用对时候

涵涵小时候有一个音乐球,球面上很多隐藏的按钮,触碰会有不同的音乐。但是涵涵最开始玩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我为了告诉涵涵音乐球的“秘密”,不停的跟她说按这里,按那里,结果涵涵不多一会儿就放弃了音乐球,跑去玩其他玩具了。现在我回想起来,这并不是正确的引导,而是一种打扰。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9/10040IY5-2.jpg

护“专”大法二: 不打扰才是正确的引导

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会忽略周遭的环境,在开始前可以对孩子进行正确操作的引导,但一旦孩子开始进行,千万闭住自己的嘴,避免中断式打扰。

第三步:边陪孩子边玩手机

  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却一边要求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能看iPad,孩子在心里不会翻白眼吗?陪着孩子玩玩具做游戏,却不停的在刷朋友圈,你是让孩子继续玩玩具还是跟你一起来玩手机呢?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9/10040Ia0-3.jpg

护“专”大法三: 做个有专注力的好榜样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最喜欢有样学样。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专注力好,自己在孩子面前也要尽量保持同一时间段只做一件事。

第四步:无限的开放选择权

曾经的我,一直坚持孩子就是在玩乐中成长的,所以给涵涵购买绘本、玩具从来不手软。以前玩具都放外面任她敞开了玩,而她却总是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一个小时过去,什么都玩不过五分钟。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9/10040J2D-4.jpg

护“专”大法四:选择有限不是委屈

已有研究证实,给孩子的选择太多,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有一次带涵涵出门,由于不想带太多东西只带了一件玩具,我却发现她玩了近2个小时。于是后来,哪怕我买了海量绘本、玩具,但每次给她拿出来的却只有5种以下,选择少,她反而可以更专注的投入。

第五步:以爱之名的强迫

  钢琴能让人静下来,让孩子学钢琴吧。国际象棋能锻炼思维,那就学国际象棋吧。殊不知,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不能吸引孩子的项目,无论它多有趣多有用,都无法让孩子将注意力倾注在上面,久而久之专注力便降低了。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9/10040L348-5.jpg

护“专”大法五:兴趣才是专注力的导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就会很投入、很专心。 兴趣是产生和保持专注力的主要条件, 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专注力越容易形成。 

第六步:过度保护,常常喝止

曾经有一次带涵涵儿童乐园的活动,还有另外一个妈妈也带着儿子在玩。小男孩对剪纸很感兴趣,正想要剪的时候,妈妈立刻夺下剪刀,“危险,剪到手怎么办!”一会儿小男孩又想去玩沙,妈妈又说“丢到眼睛里怎么办!”。最后一个多小时的社区活动,这小男孩换这个换那个,什么都没有好好玩。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9/10040G621-6.jpg

护“专”大法六:放手信任孩子

孩子的专注力不需要培养,是因为孩子的专注力与生俱来。当孩子还是小婴儿时,他们对吃奶保持着相当高的专注力;接着会孜孜不倦的一次次试着将手或脚放进自己的嘴里。当他们大一点,可以饶有兴致的看半个小时蚂蚁搬家或者蜘蛛织网。对于自己热衷的事,孩子会全身心投入。这个时候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说是百分之百。

孩子的成长是漫长的过程,但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强烈的生命冲动,这种冲动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是强烈的、首要的,无需由外人来催促。所以,我们只需要保护好孩子的专注力,不打扰,耐心等待,他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