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52期】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康小江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反思成果

网友投稿 2019-05-17 09:48

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理论课

     李兰素  阜平县平阳中学

     信息技术课的理论课作为整个教学的基础部分,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理论课的概念性、知识性强,需要理解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太多,从而造成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体验不到在使用工具软件中的创作激情和作品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严重影响学习情绪。如何上好理论课是我们信息技术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使理论课堂生动、有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在各个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当然作为信息技术课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利剑。

     如在《文件及其类型》一课中,文件的图标、扩展名和它的类型无疑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对学生而言,这部分知识过于枯燥、繁多、难记。考虑到学生平时爱玩游戏的特点,可把文件的图标、扩展名和类型做成连连看的游戏,这样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反复玩都不会反感,很快就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再如讲文件管理的复制和移动一课时,学生就很难理解复制和移动的区别,上课之前,用多媒体软件flash制作两个动画,第一动画是把一只小狗从房间1一模一样地复制到房间2,房间1的小狗还存在。第二个动画是使小狗从房间1跑到房间2,房间1的小狗不存在了。通过这两个生动有趣的动画,学生很快就能区别出两者的不同。这样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模拟逼真、富有活力的优势,就能使学生在充满情趣和色彩斑斓的氛围中,比较轻松地接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化理论为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

     如在讲《计算机系统构造》硬件组成一节中,除了准备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课件和计算机硬件外,还可以把一台已不能适应现在系统运行要求的低配置计算机主机箱打开来让学生去体验硬件的各组成部件实物秀。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有感性的认识,也让理论课变得更“有趣”,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更加牢固。还可以把一些废旧电脑搬到教室让学生分组尝试组装,既引发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讲枯燥的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安全这些内容时可以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资料,课上分组完成思维导图的方法。

让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

     讲硬件五大逻辑部件中的I/O(输入/输出)设备时,可利用摄像头的摄像功能把自己的形象摄入电脑并打印出来。学生惊奇、开心不已,纷纷要求也来"拍照留念"。这时可不失时机地问:摄像头是哪种设备?学生:“输入。” “打印机呢?”学生:“输出。”最后问:“谁能概括输入输出的判别方法?学生一同回答:“能把电脑外的东西(信息)‘放进’电脑里的设备是输入设备,把电脑里的东西(信息)‘拿出来’的设备称为输出设备。” 通过将理论知识进行通俗转换,既让学生学到了书上的知识,又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课的兴趣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

     比如在Flash和Photoshop软件中有很多概念很难理解,在Flash中,把“库”比喻成上舞台前演员休息的后台,库里的“元件”比喻成“演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Photoshop中,把“图层”比喻成透明的纸,每张纸上写上一个字的一笔,多张纸重合在一起就能看见一个完整的字,这样图层的理解就简单得多。

     总之,信息技术理论课应该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目的,不套用任何模式,不局限于任何形式,多开渠道,广开思路,才能既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又能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