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期: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要审辩式思维

网友投稿 2019-03-07 11:12

 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逆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今天,最重要的核心职业竞争力有三项:第一,交流沟通能力,主要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第二,逻辑推理能力;第三,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是中国教育的“短板”。必须将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确定为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各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确定为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在内的各个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为了帮助学生发展审辩式思维,教师首先需要具有审辩式思维。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309/1112043952-0.jpg

伴随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一些工种消失了:铅字排版,电报收发和译码……。伴随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一个又一个行业被颠覆了,电报,邮政,图书出版、音乐制作、大众传媒、商品零售……。我相信,网络会像冲击出版、新闻、商业等领域一样,冲击学习领域。新一轮的学习革命,正在向我们走来。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够有稳定、体面的工作。俗话说:“良田万顷,不如日进一文;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在科技和社会发展速度使人瞠目结舌的今天,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你的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今天可能还未出现,今天的一些热门职业那时可能已经消失。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不如一部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怎样保证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不会败于一部智能手机或一台机器人?怎样保证自己的教师岗位不会被机器人和网络所取代?这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知识在快速更新换代,一些已有知识在快速陈旧,“逆袭”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我们获取特定知识越来越容易。以往,需要在图书馆中寻找多日的研究资料,今天,借助移动互联,借助“百度”、“谷歌”这样一些搜索工具,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信手拈来。今天,重要的已经不再是掌握特定知识,而是具备较高的思维水平,而是对信息的重要性做出判断,而是在各种可能的候选方案中快速做出自己的抉择。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以往,“知识就是力量”;未来,“思维才是力量”。以往,在职场中稳操胜券的是“有知识的人”;未来,在职场中独领风骚的将是“会思考的人”,将是“有智慧的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开始关心核心职业胜任力问题,开始关注英、美等国的核心能力研究。根据我多年的阅读和思考,我认为,21世纪最重要的核心职业胜任力有三项:第一,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能力,主要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第二,逻辑推理(reasoning)能力;第三,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

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胜任力是交流沟通能力,主要是母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世界各国绝大部分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结果都将交流沟通能力列为首位。对于至少80%以上的中国人来说,使他们获得职业成功和爱情成功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外语,而是汉语。中国人学好外语当然很重要,但是,学好汉语更重要。苏步青先生是数学家,曾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他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课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学林散叶》,第25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毕生从事翻译工作、曾担任中国外文局局长的林戊荪先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学好中文”,并建议全国翻译资格考试要加考中文。以往,在对医务人员的资格要求中,语言能力并不是很重要。但是,近20年来,多家国际医学教育机构所颁布的对医生的最低能力要求中,都将“交流沟通能力”放到了重要位置。

第二重要的职业核心胜任力是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从小学开始,学生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数学。对于许多人,曾经学习的数学知识在考试之后就会忘记,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很少使用。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学习数学呢?其实,学数学是在学习和训练逻辑思维,是在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正因此,在今天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中,都将对交流沟通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个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具有职业胜任力和竞争力,为了帮助学生在未来享受一种体面的生活,必须从小注意发展孩子的交流沟通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孩子形成必要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帮助孩子养成按照形式逻辑(formal logic)进行思考的习惯。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核心能力发展的心理学者,我清楚地知道,一个人万万不能没有交流沟通和逻辑推理能力,但这二者并非万能。在这二者之外,还需要具有审辩式思维。

在学校中被同学打后怎么办?还手?告老师?忍了?

要不要给街上遇到的乞丐零钱?

像孔融一样自律地让梨让利,还是率真地争梨争利?

像愚公一样地“挖山不止”还是像智叟一样地“绕道出行”?

像项羽一样“死亦为鬼雄”还是“不可沽名学霸王”?

要不要让学生背诵课文和名篇?

语文学习是“先认字后读书”还是“先读书后认字”?

“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

是否取消“分省命题”恢复全国统一用一张高考试卷?

高考是否文理分科?

是否取消高考的分省配额而统一按考试成绩录取?

在高考必考科目中是否包含外语?

在高考必考科目中是否包含物理?

是否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事业第一还是爱情第一?

“全面二胎”后是否完全取消生育限制?

是否鼓励种植转基因农作物?

要否征收房产税?

要否征收遗产税?

是否实现土地私有化?

……

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唯一正确(right,correct,accurate)的标准答案,都不存在合理的(rational or reasonable)标准答案,都仅仅有每个人的普乐好(plausible)选择。所有这些问题,包括其中那些关系到人生道路和个人前途的问题,包括那些关系到个人幸福的问题,包括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都不能仅仅靠交流沟通和逻辑推理做出选择,都需要审辩式思维。

实际上,仅仅诉诸逻辑推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限的,往往是一些并不重要的小事情,例如,一个广西沙田柚的价格是5元钱,买3个柚子需要多少钱。绝大多数真正重要的问题都不是仅靠交流沟通和逻辑推理能够解决的,都需要在审辩式论证(critical argument)的基础之上做出普乐好的选择。

如果走出课堂,如果走进实际生活,即使是买柚子这样的“小事情”也不能仅仅靠形式逻辑予以解决。

不论超市还是街边,实际的情况是:

卖家:1个5元,3个13元。

买家:3个12元卖不卖?

这时,卖家面对一个12元卖或不卖的选择。

如果卖家的选择是:12元不卖。那么,买家将面临选择:13元买不买?

对于卖家和买家,都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也没有逻辑合理的答案。这个问题不能仅仅靠形式逻辑做出选择,还需要借助审辩式思维来做出选择。

2016年3月,计算机棋手“阿尔法狗”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乭,使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感到意外。在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领域,计算机早就战胜了人。我知道,在围棋中计算机迟早也会战胜人,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样快。计算机在围棋中战胜人之所以比在象棋中困难,是因为围棋有19乘19行列,可能的棋局变化是一个天文数字,其计算量对于大型计算机也是巨大的挑战。影响围棋胜负的因素再多,棋局变化的可能性再多,也是一个极其巨大但有限的数量,伴随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增加和算法的优化,终将战胜人力。但是,对于“12元卖不卖”和“13元买不买”这样的问题,影响因素却是无限的。虽然计算机可以战胜李世乭,但在可以展望的未来,计算机不可能代替人来回答“12元卖不卖”和“13元买不买”这一类的问题。

因此,第三重要的核心职业胜任力是审辩式思维。

什么是审辩式思维?最简单的回答是12个字: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轻易相信家长、老师、领导、专家和权威的说法。他们会用自己的头脑独立地进行思考,不懈质疑。他们会想,家长、老师、领导、专家和权威们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做,那么,我自己应该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他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学识、情感、经验和理性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这是一个审问、慎思、明辨、决断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需要的就是审辩式思维。他并非一概地拒绝和反对他人的意见,而是在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后,做出自己的判断,接受或者拒绝他人的看法。

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是“手电筒只照他人”,不是仅仅质疑他人,他会“双向质疑”,既质疑他人,也质疑自己。正是由于质疑自己,他才会包容异见。他会想到,别人可能是错的,我自己也可能是错的。

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不是“口头革命派”,不是坐而论道,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行动者,而是力行担责。面对复杂、艰难的选择,他会勇敢地、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付诸行动,并坦然地面对自己行动的后果,承担自己的责任。

具有审辩式思维的人理解,对于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常常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对于一个理论、一个观点、一个命题的论证,不是一个可能立即得到答案的实验室研究,不是一场可以决出胜负的球赛。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百年。今天,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仍然是激烈争论的话题。“五四”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今天,“五四”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仍然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话题。“罗斯福新政”已经过去了80年。今天,对其得失成败仍然存在巨大争议,仍然是经济学家们和政治学家们激烈争论的话题。这些问题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关于这些问题的争论会长期存在。

从小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创新始于对成说的质疑,具有审辩式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在一些教育文献中,强调发展学生的“审辩-创新思维”(critical & creative thinking)。中山大学专门研究思维的熊明辉教授将自己的核心概念称为“批创思维”——批判创新思维。显然,从小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今天审辩式思维成为国际教育领域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审辩”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词汇之一。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是最值得期许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

审辩式思维不仅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不仅是持续钻研的动力,更是建设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

人们对审辩式思维的关注缘于对二战悲剧的反思。德意志是一个具有思辨传统的民族,曾涌现了包括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叔本华在内的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这样一个具有良好教育传统和思辨传统的民族,为什么被一个希特勒给忽悠了?是因为德国的教育不重视传授知识吗?是因为德国的教育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吗?显然不是。问题在于,德国的传统教育中没有重视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正是基于这种对二战悲剧的反思,人们才开始关注在教育中从小发展儿童的审辩式思维。

几乎所有对世界各国教育都有所了解的人的共同感受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今日中国学校中最缺乏的就是审辩式思维。在交流沟通、逻辑推理和审辩式思维这三项核心职业胜任力中,与发达国家的孩子相比,中国学生最缺的是审辩式思维,这是中国教育的“短板”。清早,中国妈妈在幼儿园和小学大门与孩子道别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听老师的话”。在发达国家,妈妈们会说:“过上精彩的一天(have a greatday)”。那些从小习惯于“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的孩子们,很难成长为创新型人才;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很难具有竞争优势。这些习惯于“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的孩子们,也更容易被希特勒一类狂人所忽悠。

因此,必须将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确定为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各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确定为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在内的各个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今天,中国学校中广泛流行的是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学习方法,是深受前苏联影响的学习方法。学校中广泛流行的是形成于20世纪以前的“真理——谬误”的简单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学习过程理解为一个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真理”的过程,理解为一个老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真理”的过程。事实上,今天学校中讲授的许多标有“科学真理”标签的东西都是非常可疑的。这种学习方式,大大地摧残了学习者的好奇心,大大地打击了学习者的怀疑精神,大大地压抑了学习者的创造性。

为了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需要改变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特定的结论,而是倡导研究性的学习,使学习不再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程,而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具有审辩式思维,教师首先需要具有审辩式思维。这样,才能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交流沟通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帮助学生养成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和力行担责的思维习惯。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