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复习更有意义

网友投稿 2019-01-23 14:03

又到期末,各种各样的考试接踵而至,伴随而来的是各门学科的复习,背的、默的、写的一样不少。四上的品社虽然仍以行为习惯养成以及道德法治教育为主,但在后两个单元中已经开始有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出现,其中还有一些离学生的生活认知较远。怎样让学生的期末复习更有实效,既摆脱原有的枯燥背诵,又不额外增加学生的负担。于是,我想到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用科学的语言来阐释就是“以全脑为基础,按照大脑自身运转规律进行思考,能够全面调动大脑右脑在空间、图像、颜色、整体思维、想象等方面潜在能力以及左脑在顺序、逻辑、文字、数字、条例等方面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让人类整个大脑在创造、记忆、精神、语言、动作等各个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与挖掘”。简单的说它就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幅帮助我们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方法的“使用说明书”,并利用文字将想法“画”出来,便于记忆。目前,思维导图在很多学科教学中都有运用,而这次在品德期末复习期间的使用,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它的优势。

      首先,它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期末复习时,我们整理了每一课的知识点,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呈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通过这幅图理清了自己思维的脉络,而老师和其他同学也能够通过这幅图看出绘制者的思路,把“思考过程”这种抽象的东西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实物,用图画形式传递了彼此之间的信息。例如《逛商场》一课,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看出,绘制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思考了“买东西的学问”、“自己的权利”、“怎么做个文明小顾客”这几个问题,在这个几个问题之中,学生又深入思考了什么是“三包”,什么是“三无”,“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等细节问题。通过这样的图形绘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完整进行了展现。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125/1403293110-0.jpg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125/1403291502-1.jpg       其次,它将知识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视化。平时上课时,我们对教材的直观感受是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又有若干个版块主题活动,至于这些版块主题活动之间是否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每个版块下各个小活动之间的彼此联系以及延伸出的知识点是否有关联,在学生的头脑中是零散的,缺乏整体构架。所以在记忆时就会觉得很困难,除了死记硬背,似乎没有更好的方式。而此次运用了思维导图,学生围绕一课的“中央主题”梳理其“麾下”的各个板块以及由这个版块衍生的各个分支知识点,用丰富的图形图像、多样的色彩、变换的维度等形式构图,对知识内容进行了整理加工,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更由图上的关键词和图片等要素呈现出每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能看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促成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结构的整合,还有了自己的创新思想,丰富了知识架构,把枯燥的无意义识记变成了有意义的学习。 
再次,它图文并茂,使复习更有乐趣。在绘制思维导图的七个步骤中,很重要的就是尽可能多的使用各种颜色,尽可能多的使用图形和尽可能多的使用曲线,而我们的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画画,写作文时喜欢配个插图,家校交流本上时不时画个小表情,他们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手绘思维导图,只要学生用一张白纸和水彩笔,便能够发挥创意,用不同的图形、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曲线来展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把冰冷的线性文字转变成了活生生的图像,让学生乐在其中。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125/14032924N-2.jpg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125/1403291502-1.jpg

这是学生们第一次尝试绘制思维导图,他们用一张张色彩鲜明的知识网络图呈现了自己的思维过程、思考方向和知识梳理。虽然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有待改进,但它是对逻辑思维的一种反复锤炼,是对大脑思考模式的一种螺旋式提升,是一种值得研究和继续探索的教学手段。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125/140330N02-4.jpg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