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像编程机器人的偶像有什么好追的?

网友投稿 2019-01-17 11:17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119/111H43S2-0.jpg

几年前在柏林一家时髦的韩式餐馆吃饭,认识了一位可爱的韩国小姑娘HAEUN KIM,那时候她在柏林学插画,平时在餐馆打工。上面的插画是她的自画像~我也在以往的文章里推过她的插画作品。

HAEUN对中国很感兴趣,特别是中国的粉丝,是不是真的像新闻报道中写的,粉韩国明星到疯狂的地步。我给她讲了我的老家吉林省离韩国很近,以及学生时代从HOT开始各种哈韩的故事。HAEUN听了很兴奋,我们在坐在WEINBERGSWEG街边喝着啤酒,听她讲了她的追星心路历程。

她在Google中输入了一个韩文的名字,跳出来一堆权志龙的照片,问我认不认识。按照她的话来讲:“在来柏林上学之前,我是个生活被权志龙占满的人,我120%的精力都在为偶像应援打call。”韩国在追逐偶像上,简直是鼻祖,甚至世界级的现象,少有几个国家能做到如此系统性,甚至宗教性地追星。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119/111H43953-1.jpg

“我热爱画画,但大部分时间都在粉丝团中担任宣传工作,设计海报,画偶像的各种二次元形象。后来我自己都觉得很无趣,有一次看了一部讲人工智能的电影,突然觉得我热爱的偶像越来越像机器人,他们画着精致的妆,在舞台上的每个动作都毫无闪失,就连对台下粉丝眨眼都恰到好处,就像一个被程序设定为完美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他们的一举一动的输出目的就是让你爱上他们。我看不到真实的他们,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的真实情感,更别说灵魂。”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119/111H52344-2.jpg

后来HAEUN被姐姐拉到柏林上学,她说她打开了一扇多元星球的大门。“住在柏林的人真是千奇百怪,遍地都是神经症艺术家,垮掉派作家,每天派对的年轻人,各种LGBT群体都经常出现在我工作的街区。怪的是,这些人潜移默化改变了我,在这个城市,主流文化才是最被鄙视的事,你完全听不到有人讨论疯狂的热爱某个明星。在柏林,idol这个词儿,都是留给精神偶像的,比如库布里克,霍金或是维尔纳·法斯宾德什么的。”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