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很厉害?那是你没见过科判!

网友投稿 2018-12-10 14:45

一个理工科的朋友读完金刚经后,做了一个思维导图给我看,并洋洋得意的说;“这种办法很厉害吧”?

我笑了笑说:“那是你没见过古代高僧大德做的科判”。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2/1445301517-0.jpg

1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2/144530C96-1.jpg

2

一、何谓科判?

科判是从文献异同开始,层层深入到深入佛经各个层面,同时又纵横捭阖地阐释经义乃至整个佛法及观修之境的方法。

和思维导图一样,科判也是系统思维,但比思维导图更早也更具难度,是中国古代高僧的智慧结晶。

在形式上科判就像世间书籍的分章分节,每一节里又有分段,每一段里又有划分。只不过科判比世间书籍的章节段落的划分,更为详细与清晰,能令人一看科判,即知整部经论或著疏的全体内容讲了什么。

所谓科,即是品目等级的归纳,《战国策.秦策》云:“科条既备,民多伪态”,这里的科就是段落条款的意思。以《楞严经》为例:把它分门别类的列出段落条款,并附上标题,譬如:五阴一科、六入一科、十二处、十八界各一科。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2/1445301K5-2.jpg

「科」有分大科、中科跟小科。整部经典,大的角度来分科,就是序文、正宗分、流通分,这个是大的原则,中科则是各宗所独有的解经方法,小科则是对小段内容的总结归纳,细致到一定程度上,科判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注解,每一个小科都对应着一小段内容,如此一来,必然庞杂繁琐,因此一般使用的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千字文来进行排序,一个字就表示一个层级标号,不仅不会重复,层级数也绝对够用。

如果使用数字,一百位以内还尚为可观,百位以后,名目越多效果越差,而使用天干地支这种古人耳熟能详的次序去排序名目,则纲举目张的效果能立竿见影,科判因此也大量采用树状结构。

所谓判,就是品目等级的判别,分别这一段落应该摄入到哪一科中,一段一段的来归纳,变成科。其实科字本身就有判别的含义,古代把判刑也叫“科罪”、“科决”。

「科判」就像一部经典的钢筋、柱子,大的柱子、小的柱子,一看就知道,这一栋建筑物是什么形状的。

科判的步骤据一位精于此道的朋友总结:

第一步是先粗分大段,将佛经分大段,而不是一开始就一字一句的细分,这样更能实时把握框架,方便调整。

第二步是内容梳理,经过粗分大段,有些连贯的内容被拆分了,通过梳理,将围绕同一核心的段落梳理在一起,方便后面细分。

第三步是细分调整,粗分和梳理,只是让人知道大概讲什么,但是具体讲了什么,就需要细分,通过这个步骤,才能深入发掘。

第四步是结语编号,科判的节点,要有精炼的结语,通过结语就能及时把握框架内的主要内容,编号就是方便使用,按图索骥,也避免错漏。

二、科判的历史

佛教科判的灵感和理论来源来与章句之学是学界和教界的共识。

所谓章句,就是以离析经理、断绝章句为要务尔,《后汉书·徐防传》载徐防云:“《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可见,章句之学较早在对儒家经典的整理和注释中得到广泛自觉的应用。秦汉以来,章句之学依附于经学成为显学,是经学入门的必由之路。

大儒黄侃云:“凡为文辞,未有不辨章句而能工者也,凡览篇籍,未有不通章句而能识其义者也。故一切文辞学术,皆以章句为始基。

佛教最早对佛经进行科判的是道安大师,《高僧传》记载:安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条贯既序,文理会通,经义克明,自安始也。如上面所引的“起尽之义”,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科判。

吉藏大师《法华义疏》讲到注疏的体例时,就有“预科起尽”的说法。

道安大师博览群书,对章句之学不可能没有研究,就连道安法师的弟子慧远大师等人也都是精于俗学的,所以道安大师受章句之学影响是很正常的。

良贲法师《仁王经疏》记载:昔有晋朝道安法师,科判诸经以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

道安大师以三分作科判: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道安法师用这三分科判的方法把佛经的内容分章分节标列清楚,自然就“文理会通,经义克明”了,但这只是粗分大段;后代的科判愈发的细密,例如昭明太子就曾为了母亲丁贵妃读经方便把《金刚经》分了三十二品,其实就是做了一个科判,丁贵妃出身贫寒文化不高,所以昭明太子的科判就从道安大师序、正宗、流通三部分的粗分大段,变的更为精密简要。

而相隔不久的梁朝佛协会长:“大僧正”光宅法云大师在道安大师三分科判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三重开科段。第一重是一分为三,第二重则三分为六,第三重则六分为二十四。将一部经典分为二十四段,详细解释,愈衍愈繁。

这一风气一直延续下去直至近现代,而各大宗派讲经说法也均有自己的科判手段,下面以擅长义理解释的天台、唯识、华严、这教下四家的科判大纲领为例,带领大家领略各宗科判方向与解经方法的差别。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2/144531F20-3.jpg

(一)天台宗五重玄义

五重玄义是天台一宗独创的释经方法,也是流传最广、为人使用最多的一种科判方法。四义消文也是天台宗所独有的解经方法,从经典的源流与异同开始,层层深入,终至观修之境,深入经文的各个层面,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五重玄义主张从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五个方面,来全面把握整部经的要义。

1.释名:即解释一部经的经题,经题就如人名,经题不仅仅是认识每部经的第一步,甚至已经包含了这部经的要旨;如智者大师曾经九旬谈妙。

2.辨体:辨明一部经所依据的及试图论述的根本道理。就好像人不仅有名,还有身体一样。辨体就是了解一部经是以宣说什么为根本,例如《法华》,是以宣说实相为根本。

3.明宗:宗即是宗旨,说明一部经所描述的修行归旨,一般而言,是从该经修行的法门(因)以及该法门能够获得的成就(果)两个方面谈例如《法华》的宗旨,就是宣说成佛因果。

4.论用:用,即是作用。每个人由于其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能力,决定他能起到不同的作用。每一部经也如是,都有不同的作用。

5.判教相:就是确立一部经,在佛陀一代时教中的地位。这就好像每个人所获得的社会地位和成就一样。如法华是佛陀纯圆独妙的说法,是无上醍醐妙味,最为圆满。

(二)天台宗四意消文:

因缘:以四悉檀、本事、本生等,索引因缘。

约教:「十方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使众生闻法得度便是佛及佛经之出现因缘﹔然而如来所面对之众生根机不同,有草有木;因而便以各种法门、各种声教,方便度化引之朝向究竟之妙法迈进。

本迹:本迹狭义是佛陀与弟子之成佛久远或者内秘菩萨外现声闻的本迹;广义的范围可以含盖诸如︰世谛/真谛、相待/绝待等等对比的关系。世间所有一切存在的事物皆为迹像,实相是没有迹象的,但也正因如此,透过任一迹象也都有发见其本质的可能,“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迹与本不是对立之两端,当下即是不一不异的圆满。

观心:以能读之心,合于谛理地去观察所读之经,是行者与经义相互印证的一种实践的解释学方法。

因为天台的教理最为讲究圆融,所以经书文本都是因果牵缠,回环复沓的。这与我们日常的线性思维相悖,而先用五重玄义这种“系统”方法显示经书的文本结构,在此基础上作“网状”的科判,就能使得各个义理点、各章节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然后再用四意消文,消文解义,随文入观,读经自然事半功倍。

五重玄义以揭露经典本身意在言外的深义(玄义)为目的。消文四意,则分别解释经文词句的含义,或可视为解释经文之实际操作方法。相对于五重玄义,四意消文不是直破一经之主旨要义,而是依一经之经文各各句读之钩玄探隐,从头至尾逐步开显每一句乃至每个文字之深义。以前一方式释经的着作,多称为「玄义」或「玄疏」,其中《法华玄义》是为代表﹔以后一方式释经的着作则名为「文句」,其中以《法华文句》最为冠绝。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2/1445313534-4.jpg

(三)唯识宗的四重出体

“四重出体”是唯识的释经方法之一,在窥基法师的著述中多有阐发,据传此说本自印度护法、最胜子、亲光等诸论师所说,而窥基亲闻于玄奘大师,见于据成唯识论述记、大乘法苑义林章等著作。

一般的排序的是一摄相归性体,二摄境从识体,三摄假从实体,四体用别论体。但是这个是从殊胜到粗略的排序,在具体的说明时,还是把这个次序倒过来从浅到深去讲比较得当。

一体用别论体:说明诸法体用关系的一种理路;从“体”和“用”的划分来区别出诸法之体,如打字是键盘的用,而塑料、按键、电子元件等是键盘的体。

二摄假从实体:摄假法而归于其所依之实法;假法与实法的区分有两种:1.须待因缘和合而生的有为法皆称为“假法”,而将不待因缘而生的无为法称为“实法”。2.所谓实法,是指具有单一、独立的成份,能起现实作用的事物,所谓假法,指非独立存在、但有现实作用的事物。这类事物是一种假象性的存在。(观点参考自心愚法师与林国良教授)

三摄境从识体:摄境从识者,摄一切所缘之境,使归于能缘之心识,举其心识而为事物之本所也。这一点是从唯识宗“万法唯识”的基本观点出发的判摄角度。

四摄相归性者:摄一切有为之事相,使归于唯一无为之真性,所谓摄相归性,就是摄事相归于理体,将一切有为法的法性归于无为的真理上去,这是四重出体的最后一重,亦是最为重要的一重。

说到这里您可能会问:宇宙的森罗万象以真如为体,那真如又以何为体呢?

这个问题是伪命题,就像上文摄假归实所言的那样:真如是没有所依,不待因缘而生的真实之法,如若有所依之体,则是假法而非实法也。

因此四重出体摄相归性后就已至究极,没有继续开显第五重的必要。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2/1445315T6-5.jpg

(四):华严宗的十门开启

所谓十门就是从十个角度,十个方面来解释经典,十门分别为:

1. 起教因缘:佛为什么要讲此经,说明此经说法的因缘是什么。

2. 藏乘摄属:藏即是三藏,乘就是大小乘,说明此经属于藏乘。

3. 义理浅深:说明此经之义理是深还是浅。

4. 能诠教体:教体者,如来教法所依之体也。

5.所被(pi)机宜:即是能度那些人,针对那些问题,契何理契何机?

6. 宗趣通别:宗,即语之所尚;趣,谓宗之所归,一经宗趣,由破而显,由显而悟,由悟而入,由入而深,由深而极。

7. 说时前后:说明此经是在佛什么时候讲的,如贤首大师以日出日没为喻,判摄如来一代时教为三时。

8. 总释名题:解释经题

9.历明传译:说明此经翻译者是谁,在什么时间如何传入中国,如何翻译,如何流传。

10. 别解文义:第十门,别解文义就是正式开始解释经文内容了。

唯识宗的四重出体是用“体用”、“识境”、“性相”“假实”四对相待的概念通过层层分析文本汇归于绝待的真如理体。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2/144532F10-6.jpg

而十门开启则与天台宗五重玄义大同小异,更为重视文本本身。虽然详略取舍稍别,但都是先将一经纲要,综论于前发挥明了,使读者先明了一系列背景知识后研习经文;再通过十门五重的纲举目张使文义易于领会。

只不过“十门开启”把经题摆在后面;而天台宗把经题(释名、辩体)摆在最前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论宗的科判方法。

三论宗并没有像五重玄义那样一个一以贯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判方法。以三论宗集大成者吉藏大师为例:

在《大品经义疏》中,他将其内容分为十门:(1)释经题,(2)序说经意(3)明部傥多少(4)辩开合(5)明前后(6)辩经宗(7)明显密(8)辩教(9)明传译(10)依文解释。

在《法华义疏》中,他又把内容分为部类不同、品次差别、科经分齐三大科;其中品次差别中又分:生起次第、明具义多少、论品前后、明品有无、别释序品等五义。

正所谓“不应一匙开于众户”,三论宗的这种没有固定套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科判方法可能更为科学,局限更小,但对操作的技术与学识要求就非常高了。

结 语

经书法宝作为对真理的论述,是佛之所以成佛的依凭,更是佛弟子最可靠的成佛之路。

佛陀自己也曾谆谆教诲:“依法不依人”,但因为时空因缘等问题,法宝其实并不能为处在“隔一层”的当代文化土壤下的我们所轻易认知,此时我们能做的除了像大多数人那样拾人牙慧抑或干脆放弃,还可以努力清扫法宝上的历史尘埃,解放法宝的光明。

科判这种精严细密,同时又纵横捭阖地阐释经义乃至整个佛法的方法,无疑是我们解读法宝的一条安全的捷径。不过这个前提是尽量让法宝自身讲话,扫除时空因缘差距所带来的尘垢与隔膜,而非替法宝讲话,这也是科判不同于“论、疏”这种读书报告的地方。

换而言之,科判是做“清洁工”至多加上制作简单的路标的工作,使读者通向法宝之路更为通畅。

至于观修、践行、体证,则是在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但那就是新的问题了。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