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和“少儿编程”之战,有意义么?

网友投稿 2018-12-09 20:53

学会STEM怎么“”,或许才是真正的意义。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1/2053235403-0.jpg

第178篇文章


老丁的观点

少儿编程和机器人教育哪家强?

这是号里的一个朋友留给我的疑问。

当然,作为一个资深杠精,我肯定是就事论事的去提出各种问题,这是老丁擅长的方式,用问题灭掉提问者。


世界上有这么一段历史时期,叫做“第一次世界大战”。

诶这脑洞开的有点大了。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1/205324E62-1.jpg 

这段历史虽然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巨大灾难,但大约了解完了,你会发现,这是场很“搞笑”的战争。

比如:

战争是突然之间爆发的

一般两个国家要打仗,或者几个国家要打仗,哪怕是古代的一些起义,比如黄巾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都会先有一些舆论战。“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我们要灭天灭地改朝换代!

但一战是突然爆发的,都还没有舆论说为什么要打这个仗,就爆发了。

当然,我们不能把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一一分析,对吧,反正就是很突然。以至于这些官兵天天在打,结果都没搞清楚为什么打?即便是十字军东征也有明确的战争目标,一战?没有人提过……

要知道,在一战之前,那世界,祥和的很(指文化交流领域)反正去任何国家也没有啥护照、签证之类的要求,所以,就算是当时已经挺落后的中国,也有大量的人才去日本啊,德国啊,进行一些学习深造过。比如:孙中山。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211/2053241023-2.jpg

然后就开打,整个世界都在打,死亡人数高达1000多万,极其残酷。

最后,德国人在欧洲战线上都势如破竹的时候(俄国都因为十月革命退出了战场……),两样东西,把这个战争给结束了。

俄国的天气和西班牙的流感。

这样一来,战争结束也变得很突然,而且结果也很突然……德国代表的同盟国,投降了……(当然也有美国啊,中国啊,参战的原因。)

一般来说战争都是在打到战败方领土上的时候,战败方才宣布投降的。

话说德国那时候,把法国都打成筛子了,最后竟然是在别人领土上,投降的……

反正开战也突然,结束也突然。

以至于直到最后讨论赔偿的时候,关于赔偿条款各个战胜国都讨论了很久很久……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其实这次战争被后世的人作为历史事件分析的时候,还是能分析出很多问题的。

简单说,就是当时的世界格局不平等了,各个国家的利益分配上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所以就突然爆发了这样的战争。

但这种连目的性都说不明确的超大规模的战争,可能永远就只有那么一次。

你看二战,跟一战就不同,它是有明确的战争目的的,鉴于政治和种族问题我们不能多讲,所以就不提了。

很有趣的事情是,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件。

第一次我经历的时候,在08年之后,那个时候“一对一补课”和线下大班课,开始骂战。

一对一说,线下大班课多么多么不个性化,就是做题讲题,没有任何意义,浪费时间;

大班课说,一对一哪有那么多好的老师,都是没执照的,家长也监督不了,又贵,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为啥?

因为虽然大家都嚷嚷着教育行业规模有多大(就像很多做机器人的,也天天做圣人,懂不懂就是这个行业多少亿市值,搞得好像自己很高大上似的。),但事实上心里都清楚,自己那一亩三分田的产能是多少。

你不种,别人就种上了,大家一开始都忙着播种,地都满了,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开垦新的土地;要么,拔掉别人种的,自己再种上。

反正这样的事情我还看到过很多次,也都是近10年发生的。

那么当然,大家很希望知道结果如何。

结果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自己总有那块用户群体,做点营销手段还行,但硬抢是抢不来的。https://cdn.china-scratch.com/Public/Home/images/grey.gif

最终比拼的还是教学效果和服务。至于那些曾经在讲的概念,到今天,已经不太适用于销售话术了。

换句话说,家长懂的也比以前要多一些,咨询渠道也多一些了。自然就会产生“用户理解”和时间带来的“价值认定”


现在么,这个事情又开始在“机器人教育”和“编程教育”里面开打了。

其实归根结底吧。学生现在在学的,也配叫“机器人”?,也配叫“编程”?

不好意思,我老丁就是教一个兴趣爱好,只是这个爱好叫作“乐高”。

今天让我教语言表达,如果放到大学,可能是一门专业课,但如果是在小学阶段,我就只会叫它“小主持人班”,而不会叫作“有声语言艺术”学科。

话虽然难听了点,但懂的人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如果你不教学真正的有知识体系的内容,而只是一些技巧性的指导,这能被称为一种学科?

我看到一家机构关于“少儿编程”和“机器人教育”的对比文案:

1.少儿编程对升学和就业有更多的帮助。

2.机器人编程更加侧重硬件,编程比较局限性,硬件的特点决定编程的内容。

3.少儿编程可以更加系统学习编程。

这不是在搞笑嘛。https://cdn.china-scratch.com/Public/Home/images/grey.gif

话说这三句话,我可以分分钟改成有利于机器人教育一方的。

但吃相,真的挺难看的……https://cdn.china-scratch.com/Public/Home/images/grey.gif

我的问题是:

1、玩机器人和学学少儿编程,冲突不?

2、玩机器人和学少儿编程,都是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的?

3、就两种容错率极高的“玩具”类兴趣班,也敢说有系统的教学?

4、接着上一个问题,好吧,就算有系统的教学,那么你这个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升学?就业?

5、有种的就说一句,学了这个,就能上清华,或者,学了这个,google,bat,直接招了你家孩子。能产生因果关系和教学结果概率性对应标准,我算你牛好了。https://cdn.china-scratch.com/Public/Home/images/grey.gif

这就是玩,懂么?这在老丁看来,就是玩。玩中学。

只是玩的开心,还能有一份额外的收获。

这份收获,可能真的会对孩子的思考能力、逻辑、动手等等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而这种提升,其实是一种思维方法的接触和启蒙而已。

但归根结底,真正提升整个人素质的东西还是:认知

人不可能在没有认知的情况下,形成很强的思考能力的。

比如,艺术家要多出去采风,了解更多的文化,才能有新的创作灵感。如果这点没有,任他有多么精湛的专业技艺,也根本无法进行创作。

再比如,做软件开发的自己也要是软件的深度使用者。如果这点没有,任他把代码弄的有多熟悉,还是无法做出软件产品的。

再说简单点。

学机器人也好,学少儿编程也好,就类似于学校里面学了1+1=2这个方法。

而我们买菜也好,玩游戏也好,最终都可能会用到这个计算方法来达成各种目标。

而1+1=2,可能说明书上就有。

买菜、玩游戏等等各种场景,则就是教育机构在不断提炼和创造给孩子进行应用锻炼的。

无非就是很简单的东西。

教育,难是难在体验上,难在案例和经验的积累总结上;

有空去想如何用“话术”打压一个差不多类型的学科产品,倒不如多想想,还能做点什么场景给学生练习,能够更好的帮助他们吸收一种思维方式,来得靠谱的多。https://cdn.china-scratch.com/Public/Home/images/grey.gifhttps://cdn.china-scratch.com/Public/Home/images/grey.gifhttps://cdn.china-scratch.com/Public/Home/images/grey.gif

玩开心了,玩尽兴了,自然就学会了!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