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们大谈“儿童经济”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所说的不是现在,而是市场的未来

网友投稿 2018-10-06 11:05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008/110504Hc-0.jpg

  儿童经济是人们在谈论市场时不可不聊的话题,特别是在目前的环境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家庭收入被花在孩子身上被认为是回报率可能最高的“投资”。在和一些西方金融工作者聊天的时候,他们也认为基于人口总数,儿童经济在中国绝对是一个必须要被重视起来的产业领域。

  当负责收停车费的工作人员都在和身边的人大谈买卖哪只股票的时候,其实是应该空仓退出的时候。不仅仅在二级市场是这种状况,对于任一产业都是如此,拿儿童经济来说,当人们的关注度都在眼前,当大大小小的教育机构遍布大街小巷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思路,重新思考儿童经济的商业模式与发展路径呢?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008/1105054b5-1.jpg

  曾经,很多商家对于大学生市场保持了相当高的关注度,他们认为争取到了大学生的关注就等于争取到了未来消费人群的关注——我不知道这种理念到底是怎样的营销机构炒作出来的,但是事实显然不是如此——花父母钱的大学生和花自己钱的大学毕业生的消费理念并没有绝对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虽然针对大学生的潜意识品牌消费引导并没有大获成功,但是却留给营销界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人们赚钱之后的消费市场?

  于是话题又回到本文的开始,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儿童经济做一下向后二三十年的延伸呢?如果我们不考虑那些强加给儿童的、占领了儿童大部分时间的事情,是不是儿童们自己的兴趣会决定他们成年之后的从业以及消费市场呢?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008/11050541a-2.jpg

  比如六七十年代的儿童,在他们的心灵之中,有很多人的梦想是长大之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这也就让这个时代的人成年之后的参军行为并没有那么困难,即便是处于大城市的年轻人,也并不觉得参军是吃苦,反而会觉得是一种光荣和责任。

  再向后挪一下时间,七八十年代的儿童,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开始接触了不管是任天堂还是街机这一属于电子游戏的概念,发展至今,你会真的觉得游戏产业的盛况和小时想玩游戏却被家长管制或者因为没钱消费而玩不成游戏的那群人没有关系吗?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008/1105064939-3.jpg

  随着时代的推移,我们会觉得九十年代的人更加“拜金”一些,但这显然和教育无关,而是在他们的儿童时代,就被身边的事物耳濡目染地教会了他们金钱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了有钱之后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于是,你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并不看中稳定的工作或生活状态,他们更喜欢去寻找自己认为确实存在的“机会”,然后根据这个机会去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

  如今已经是2018年,新世纪出生的人已经开始成年了,在他们儿童年代有着怎样的经历呢?认为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认为自己并不需要付出什么父母就会给自己安排好……我们是不是可以针对这些来考虑未来市场的存在方向呢?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1008/1105061508-4.jpg

  或许,外卖的发达并非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是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根本不会做饭?或许,文旅产业的发展定位不应当完全尊重古代的传统,而应当考虑现代人儿童时期走遍天下的梦想?又或许,因为现在的每个小朋友都希望有一个能够陪伴自己长大但又听从自己命令的机器人小伙伴,真的就会导致二十年后第一批人工智能机器人都是“儿童型”的?

  有的时候我们要看眼前,有的时候我们要把视野放远一点,但是真正正确的做法则是远近结合,我们需要把握眼前,同时也应当从眼前的信息当中总结推断出未来的市场发展规律——我在思考,你呢?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